2019年科技创新发展重点工作计划安排

浏览次数:信息来源:科技局发布时间:2019-03-20 16:00
字号:

 

 

目标任务:力争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%以上。新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5家以上。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以上,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家以上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.6件以上。登记科技成果300项以上。组织实施省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。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-10家,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3亿元以上。新增农业科技特派员60名以上,农业科技园区7家、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7家,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0家。

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。

1、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。一是大力推进高新区建设。按照以升促建的原则,在裕安开发区获批省级高新区后,强化跟踪指导和服务,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,做强主导优势产业,建立创新服务平台,加强产学研用合作,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、高质量发展,着力培育引领裕安区乃至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。适时启动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。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。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,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,大力引进一批研发投入大、技术水平高、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。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力度。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,强化培训指导和上门服务,精准施策、定点指导,着力打造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。力争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%以上。三是大力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工作。谋划好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建设布局,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和科创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,积极引导本地高校及市县开发园区,通过自建、引入团队、联合大企业或投资机构等建设众创空间。大力培育发展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。进一步完善科技孵化器的管理服务和功能配套,创新孵化模式,提升服务水平。完成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二期的建设并投入使用,充分发挥海龟科技在孵化器运营管理方面的资源优势,全年吸引不少于30家创业项目进驻。力争新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5家以上。

2、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。一是强化科技成果导向作用。聚焦发展最急需、面向未来有潜力的关键核心技术,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,促进科技成果加速形成和转化,引领和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。鼓励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登记。将科技成果作为项目申报、平台建设等绩效评价指标,并列入县区考核内容。力争全年登记科技成果300项以上。二是加快“一室一中心”创新平台建设。支持应流集团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,加快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、燃气轮机高温合金叶片、航天动力高温合金结构件、核电站核岛核一级主泵泵壳、叶轮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。以应流集团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标杆,支持引导重点行业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,建设重点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、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载体,瞄准全国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,聚焦关键核心技术,推动我市“一室一中心”建设,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。三是办好创新创业赛事。创赛是整合人才、技术、资本、市场等各种创新创业要素,提供市场对接、辅导培训等创新创业服务和挖掘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的重要载体。我们将以办好办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六安赛区大赛为抓手,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,充分激发创业者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,加快培育和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。

3、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。一是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,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导向,积极引导企业对接高端科技创新资源,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深度融合,鼓励大院大所在我市建立成果转化平台,深入推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。实行产学研合作备案制,开展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。全年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50项以上。二是鼓励建立企业研发机构。引导和支持国家级研发机构、省内外高校院所和大型科技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。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,共建产学研合作实体,实施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,开展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全面提升我市高校院所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。三是推动共性关键技术攻关。重点围绕装备制造(人工智能)、绿色食品、新能源(新能源汽车)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采矿冶金(新材料)六大主导产业及“一心一廊”“一谷一带”“一岭一库”建设,以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,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,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。强化国家重点研发项目“增材制造陶瓷铸型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示范”跟踪服务,进一步提升应流集团在我国先进制造技术、航空发动机和其他高端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力。全年组织实施省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。

4、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。一是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。制定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政策措施,发挥专利联络员队伍能动作用,重点在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、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。2019年专利联络员队伍动态发展到700人以上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.6件,提前1年完成“十三五”目标任务。二是提升专利产业化能力。积极筹建六安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,开展专利转让、专利托管、专利拍卖、技术转移等在内的专业化运营服务,加速知识产权转化和价值实现。争取设立“六安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”,探索“贷款+保险保障+财政风险补偿”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,将知识产权这一“无形资产”兑换为“真金白银”,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。强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,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,打造一批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。2019年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-10家,推荐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-3家,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3亿元以上。三是推进专利执法的规范化建设。扎实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,做好专利保护行政和司法程序的衔接,加强“12330”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建设,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。2019年全市查处专利侵权案件12件以上,假冒案件90件以上,出具电子商务领域侵权判定意见书60件以上。

5、着力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发展。一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提升行动。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,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投入、激励、选派机制,选优配强队伍,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建功立业。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培训、技术承包、技术入股、示范推广等形式开展包村联户科技帮扶活动,实施农业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,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乡村振兴。同时,扎实抓好贫困地区种养植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主、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乡土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工作。2019年新增农业科技特派员60名以上,推选“三区”人才90名。二是建设农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。瞄准“四大平台”发展战略技术需求,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,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创业链工作站,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发展。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展创业服务,在产业链各个节点培育一批创新企业,实施一批创业项目,转化一批科技成果,延伸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发展效益。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,引导和支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,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。支持安徽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、高校和知名企业战略合作,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。2019年新增农业科技园区7家、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7家,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0家。三是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。鼓励符合条件的县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,选择一个建设主题,积极申报国家或省级创新型县(市),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标杆,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以农业科技园区、农业科技型企业等为载体,进一步整合科技、人才、信息、金融等资源,布局建设一批低成本、便利化、全要素、开放式的现代农业“星创天地”。

文件下载
政策咨询

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,可以点击“我要问”在线咨询,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,或者拨打市长热线:0564-12345。